馬晗博士——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22年系列學術講座之五
來源:發布時間:2022-07-14
報告題目:GLASS葉面積指數及光合有效輻射吸收比算法與產品介紹
報告人:馬晗 博士
邀請人:趙祥 教授
時間:2022年8月2日(周二) 14:30
騰訊會議ID:814-933-827
報告人簡介:
馬晗,北京師范大學和馬里蘭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目前任職香港大學地理系研究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包括遙感物理的土壤植被大氣輻射傳輸建模,衛星遙感數據的定量反演方法及全球陸表衛星高級產品的生成,已在相關領域發表SCI論文24篇,其中第一或通訊作者16篇。曾獲得2017 年“李小文遙感科學青年獎”及2018年北京師范大學“周廷儒優秀研究生”獎。
報告簡介:
葉面積指數(LAI)及光合有效輻射吸收比(FAPAR)是陸地生態系統中反映植被生長狀況的基本變量,廣泛應用于碳循環、氣候模式、陸地生態系統模擬和植被變化監測等多種研究領域。長時間序列、時空連續、高精度的LAI/FAPAR產品對全球氣候變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報告將全面介紹基于MODIS數據源的250米空間分辨率的GLASS LAI/FAPAR產品,包括1)目前常用的LAI/FAPAR反演算法和遙感產品及存在的一些問題;2)最新版本GLASS LAI/FAPAR算法,即基于遙感時間序列信息的深度學習網絡;3)對幾種現有LAI/FAPAR產品的時空對比分析,以及新版GLASS LAI/FAPAR產品相較之前版本的改進。
- 附件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