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研究員——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22年系列學術講座之四
來源:發布時間:2022-06-09
報告題目:氣候變化背景下的生物源甲烷排放與碳中和
報告人:李婷婷 研究員
邀請人:牛振國 研究員
時間:2022年6月21日 10:00
騰訊會議ID:935-348-212
報告人簡介:
李婷婷,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全球濕地CH4排放及其與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研究,在濕地CH4排放的模型自主研發、清單編制以及與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等方面取得了系統性創新研究成果。(1)研發了基于過程的適合全球各類濕地的新一代CH4排放模型,支撐了我國自主的地球系統模式生物地球化學分量CH4子系統的建立;(2)研編了全球濕地CH4排放清單,被IPCC推薦為編制國家濕地CH4清單的方法,提升了我國CH4排放自主模型的國際地位,為國家碳收支評估提供了關鍵技術;(3)揭示了關鍵區濕地CH4排放與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相互作用過程,為我國氣候變化自然解決方案實施拓寬了思路。申請人近五年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5篇,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論文8篇;獲軟件著作權3項;作為負責人參加全球碳計劃濕地CH4清單編制;撰寫的“減排甲烷促進氣候變化減緩和空氣質量改善”咨詢報告于2021年9月通過中國氣象局為中國氣候變化特使解振華提供談判依據。
報告摘要:
甲烷是僅次于二氧化碳的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生物源(稻田、濕地、畜牧業)甲烷排放占全球甲烷排放源的~60%,占中國甲烷排放源的~40%。本報告主要介紹中科院大氣所生物源甲烷排放模型的建立和發展,以及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物源甲烷排放的影響。
- 附件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