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5年度開放研究基金申請指南
來源:發布時間:2015-01-05
一、實驗室簡介
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主要開展遙感輻射傳輸機理與反演理論、遙感信息獲取與處理前沿技術、地球空間信息綜合集成與應用研究,以解決遙感領域面臨的重大基礎性、戰略性和前沿性的科學問題,開拓和發展遙感應用新領域、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推動遙感科學發展和應用水平的提高,為培養、造就高質量、高層次遙感科技人才服務。
實驗室研究方向:
1. 遙感輻射傳輸機理研究
發展與完善不同地物、尺度的遙感輻射傳輸和機理模型,建立全波段遙感模型模擬平臺。
2. 遙感定量反演前沿理論方法研究
研究地球系統陸表、大氣、海洋環境參量多源遙感數據協同反演的機理與方法,建立全波段多源遙感數據綜合反演平臺。
3. 遙感與地球系統科學交叉研究
發展多尺度遙感觀測數據與地表過程模型的同化理論和技術體系,開展地表輻射與能量平衡、水循環、碳氮循環遙感和人類活動影響的綜合研究,促進遙感在地球系統科學和全球變化研究中的應用。
4. 新型遙感前沿技術研究
研究新型遙感探測機理與方法,研制新型遙感實驗裝備與傳感器,為我國航空、航天、深空探測提供前沿技術支撐。
二、本年度開放研究基金重點支持方向:
1. 遙感輻射傳輸機理與定量反演前沿理論方法研究
2. 遙感與地球系統科學交叉研究
3. 新型遙感前沿技術研究
三、開放研究基金申請條件與方法
1. 國內外從事遙感科學研究的科研人員均可提出申請,申請人需具有博士學位或高級技術職稱,必須至少與一位我室研究人員合作申請。申請的課題需符合開放研究基金指南中的課題設置,符合《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管理辦法》。
2. 申請者須填寫《遙感科學開放研究基金課題申請書》,經所在單位同意后,加蓋所在單位公章。
3. 申請者將課題申請書一式兩份于2015年2月6日之前寄(送)實驗室辦公室(以郵戳為準),同時將申請書電子版(word版本)發送至huanghb@radi.ac.cn。實驗室將組織專家對申請書進行函評,最終由學術委員會主任和實驗室主任會議審定。
4. 課題申請得到批準后,申請者應與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簽訂合同,按合同計劃進行工作,接受實驗室的檢查和監督。
5. 研究所獲得的研究成果由實驗室和申請者及其所在單位共享,論文發表或其他成果署研究人員姓名,同時冠以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研究人員所在單位名稱,并標注開放課題項目編號。署名和標準須符合《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管理辦法》。
所有開放課題要求受資助者至少發表1篇高水平研究論文。
6. 課題研究周期為2年,資助經費強度一般不超過15萬元。開放課題經費不外撥,經費使用須符合依托單位的財務管理規定和財政部、科技部印發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管理辦法》。
7. 歡迎自帶課題和經費來實驗室訪問工作,來訪人員可按實驗室科技人員同等待遇使用本室儀器設備和工作條件。研究期內的成果或論文發表需標注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四、注意事項:
1.不得重復照搬已獲資助的項目申請書,一經查實,取消申請資格。
2.已獲實驗室開放基金資助但尚未結題的項目負責人不得申請。
聯系人:黃華兵
電話:010-64848730
通訊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大屯路甲20號北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A209
郵政編碼:100101
- 附件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