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赫勒地區土地利用與覆蓋變化的驅動機制及其影響”項目發布多個專題數據集
來源:發布時間:2022-06-23
日前,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賈立研究員負責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薩赫勒地區土地利用與覆蓋變化的驅動機制及其影響”,在國家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開設項目數據集專題(https://data.tpdc.ac.cn/zh-hans/special/826da9bc-541f-469f-ade3-a16e04d375ca/),發布研制的四套數據集,包括非洲薩赫勒地區30m土地利用/覆蓋數據集(1990-2020)、赤道北部非洲與薩赫勒地區NPP-VIIRS年際夜光遙感數據集(2013-2020)、赤道北部非洲與薩赫勒地區長時間序列夜光遙感數據集(1992-2020)、泛薩赫勒地區地表水體范圍及面積數據集 (2000-2020)。
由于氣候和人類活動的影響,非洲薩赫勒地區土地利用/覆蓋發生著十分復雜的結構變化和相互轉換,研究其驅動機制及生態環境效應是全球變化科學問題熱點之一,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薩赫勒地區土地利用與覆蓋變化的驅動機制及其影響”項目瞄準該科學問題,自主發展了高精度自動化土地利用/覆蓋類型提取算法,開展薩赫勒及周邊地區30m空間分辨率近30年來每隔5年的土地利用/覆蓋制圖,借助遙感反演和估算的氣候要素及提取的人類活動指標,闡明薩赫勒地區土地利用/覆蓋變化的驅動機制,分析氣候和人類活動驅動在薩赫勒地區土地利用/覆蓋變化中的作用及其時空差異性,并綜合評估土地利用/覆蓋變化對于區域水量平衡的影響,揭示不同的水資源利用方式下的生態環境效應,為薩赫勒地區水土資源合理利用與保護及“綠色長城倡議”提供科學依據。
非洲薩赫勒地區30m土地利用/覆蓋數據集(1990-2020)為非洲薩赫勒地區1990-2020年每5年1期的30m土地利用/覆蓋分類產品(圖 1),數據集總體分類精度在75%左右,變化區域檢測的準確率在70%以上,與糧農組織和現有的土地覆蓋圖有很好的一致性,可為非洲薩赫勒地區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環境保護等提供數據支撐。
赤道北部非洲與薩赫勒地區NPP-VIIRS年際夜光遙感數據集(2013-2020)通過斑塊過濾方法(patches filtering method - PFM)提高了NPP-VIIRS月平均夜光數據質量,可以有效分離城鎮相關夜光信息和生物量燃燒夜光信號,捕捉到比年平均夜光影像更多的城鎮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夜光影像在赤道北部非洲與薩赫勒地區對小規模的、零散分布的、電力供應不穩定的城鎮信息識別能力,可進一步應用于赤道北部非洲與薩赫勒地區的人類活動相關研究。
赤道北部非洲與薩赫勒地區長時間序列夜光遙感數據集(1992-2020),針對赤道北部非洲與薩赫勒地區缺少長時間序列夜光數據集的問題,提出中值校正方法,融合國防氣象衛星計劃系列衛星線性掃描儀(DMSP-OLS)的夜光遙感DN數據和NPP-VIIRS夜光遙感數據輻亮度數據,構建生成赤道北部非洲與薩赫勒地區1992-2020年長時間序列夜光輻亮度遙感數據集(圖3),可用于赤道北部非洲與薩赫勒地區的人類活動相關研究。
泛薩赫勒地區地表水體范圍及面積數據集(2000-2020),包含了泛薩赫勒地區23個國家內的地表水體(≥1km2)的范圍及面積信息,該數據集將地表水體從像元尺度上升到對象尺度,在地學分析中更具實際意義,可為泛薩赫勒地區的地表水資源評估和研究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上述數據集下載請訪問:
https://data.tpdc.ac.cn/zh-hans/special/826da9bc-541f-469f-ade3-a16e04d375ca/
圖1. 1990-2020年薩赫勒地區土地利用/覆蓋產品縮略圖
圖2. 赤道北部非洲與薩赫勒地區NPP-VIIRS年際夜光遙感數據集 (2013-2020) 縮略圖
圖3. 赤道北部非洲與薩赫勒地區長時間序列夜光遙感數據集(1992-2020)縮略圖
圖4. 泛薩赫勒地區地表水體范圍及面積數據集(2000-2020)縮略圖
- 附件下載
-